推衍兵阵的核心防御策略在于合理利用兵种相克关系与阵型特性。步兵、骑兵、弓兵之间存在明确的克制链,步兵擅长对抗骑兵,骑兵压制弓兵,而弓兵则能有效打击步兵。防御时需优先分析敌方主力兵种,针对性调整己方阵容比例。例如面对骑兵为主的进攻阵容,可增加步兵比重并搭配防御型阵型,如鱼鳞阵或方圆阵,这类阵型能显著提升队伍整体抗伤能力。武将技能与兵阵效果的联动也不容忽视,部分武将的减伤或护盾技能可与防御型兵阵叠加,形成更稳固的防线。
防御型兵阵的摆放需注重前中后排的功能分配。前排应放置高防御武将,如典韦、许褚等,承担主要伤害;中排可配置兼具输出与控制能力的武将,用于干扰敌方进攻节奏;后排则安排治疗或增益类辅助武将,确保队伍续航。阵型选择上,鱼鳞阵能强化前排防御,适合应对高爆发阵容;方圆阵则均衡提升全队生存能力,适用于持久战。需注意,已解锁的阵眼可通过横向或纵向三连排列激活额外属性加成,优先完成此类布局能进一步提升防御效能。
山地作战时,弓兵可获得射程与攻击加成,适合置于后排输出;水域环境会削弱骑兵机动性,可减少骑兵占比,转而依赖步兵与弓兵组合。主将的选择至关重要,防御型主将如曹仁、孙坚等能通过技能为全队提供减伤或反伤效果。副将搭配需注重技能互补,例如搭配拥有群体护盾或嘲讽技能的武将,以分散敌方火力。
通过观察敌方进攻模式,及时切换阵型或更换武将站位。若敌方集中火力攻击一侧,可临时调整防御型武将至对应位置;若遭遇持续消耗战,则需增加治疗类武将的出场比例。兵阵推衍的防御并非一成不变,需结合战场实时情况灵活应对。
日常活动中获取的材料应优先用于解锁防御型兵阵的阵眼与属性加成,并通过反复实战测试阵容强度。每次战斗后分析战报,针对薄弱环节调整武将搭配或阵型细节,逐步完善防御体系。